今年春节期间和太原的一位同学通话,当我们谈到各位老师们的近况时,这位同学说去年上半年董安生教授仙逝。此时此刻,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前年夏天我和爱人去太原还到先生的寓所看望他老人家,虽然先生比几年前在杭州见面时要虚弱的多,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驾鹤西去。
1975年我被推荐为山西大学体育系工农兵学员。那时候不需要考试,也不用签报志愿,县招生办公室直接分配专业。我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都比较差,入学后的各种测试表明了这一点。譬如百米跑我是全年级108名同学中速度最慢的,虽然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这使我意识到,学习体育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也不可能学好。因为对个人而言这意味着扬短避长。于是向系里提出转入其它系的申请,但是没有批准,原因是没有充分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在完成体育学业的同时,另外自修政史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扬长避短。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董老师时,作为系主任的他并没有进行冠冕堂皇的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而是说你愿意这样就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需要听政史方面的课程我可以向相关老师关照。虽然我未让董老师向相关老师打招呼,因为我准备自修相关理论,不打算专门去听政史方面的课程,但对董老师的态度至今难以忘怀。感谢他老人家理解我的意愿,也佩服其深谙育人之道。培养人才,根据人的兴趣和爱好因势利导加以培养,结果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学非个人兴趣和爱好,则容易事倍功半。
董老师的理论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爱好兴趣较广泛。他的专业是体育理论,系体育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对于整个体育教学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所以,董老师强调并身体力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他紧密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建立我国的体育科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针对国内外实际工作中体育语词概念的混乱状态,他认真地研究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力求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他非常赞成奥地利国际体育用语委员会的观点:身体文化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其次是身体教育与身体娱乐(含竞技) 。其中身体教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体育,即“增强体质的”教育,身体娱乐是包括人们为身心健康而进行的运动,也包含竞技运动,即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当董老师在忻州市某地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革命者的传奇事迹的时候,逐步进行了一系列认真的实际调查,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撰写小说。我在校期间,他曾和我讲起这件事,并拿出一大摞书稿让我看,说将来有时间要写完。董老师的这种勤奋努力的精神无形中给我们这些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我们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努力做好工作。
董老师那种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和诚心诚意地关心学生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怀念。
对于我这个体育专业的差等生,董老师不仅没有歧视,而且始终十分关心。他让我帮助整理系里教学计划表,参加山西省教育局、山西省体委举办的中小学文艺体育比赛组织工作。大学毕业之后,董老师还继续关心我的工作和学习。 大学毕业时,董老师根据我喜欢理论研究的特点,向省体委有关部门推荐我从事体育研究,但是,由于酝酿多年要成立的体育研究机构一直未成立而未能如愿。之后,我被分配到老家山西省应县的一所农村中学当教师,和董老师联系很少了,然而,董老师还在关心我。有两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是当山西省体育研究所成立后,大概是要山西大学体育系推荐研究人员,董老师推荐了我。当时我并不知道此事,是后来从山西大学的同学处了解的。虽然事情未成,我还非常感谢董老师。二是当山西大学体育理论硕士点开始招生时,作为学位点负责人董老师及时告诉我,让我认真复习准备参加考试。说实话,自从任中学教师以来,主要讲语文、政治等课程,同时自己学习经济学等理论,基本上没有涉及体育方面的理论。为了考试,匆匆忙忙找了一些资料突击复习了一段时间,结果可想而知,政治理论的分数名列前茅,专业课成绩不行,失去第二次做董老师学生的机会。
1984年我考取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当我写信告诉董老师后,他很快复信热情洋溢地给予我祝贺和鼓励。1986年夏天全国体育院校理论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董老师作为山西大学体育系的代表参加会议。那时候还没有手机等个人通信工具,他通过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工作人员找到我,我匆匆到学校宾馆见了董老师。他老人家详细询问了我的学习情况,并对我进行一番鼓励。会议期间,学校安排与会代表游览兰州兰山公园,老人家要我一同去,我们又进行长时间的畅谈。我由宁夏大学调到浙江财经大学后,大概是2007年春天的一天,我接到已于早几年退休的董老师的电话,他说到杭州旅游。我和我爱人赶到其住地,见到了精神矍铄的董老师和师母,二老询问我在杭州的工作和家庭情况,谈了他们的退休生活计划。2016年夏天,我和爱人专门到太原看望董老师,此时老人家85岁,身体已大不如前,看起来很消瘦,需要依靠轮椅出入,但对生活非常乐观,他幽默地说:我现在的年龄比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大了,已经很知足。董老师86岁仙逝,可以说是高寿了。看来真是知足常乐、知足长寿啊!
愿逝者安息。